读书笔记-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背景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是中国史学家钱穆所撰写的一本中国政治制度史著作,初稿成于1952年,改于1955年。

里面在当年的情况下,提纲挈领介绍了中国历代以来的政治制度和渊源,对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的概观与比照。

脉络

政府组织

  • 皇权与相权分立
    皇权:六尚中 —— 尚书 管理文书
    相权: 十三曹

  • 中央政府组织
    三公九卿:(和郡太守一样是二千石)

  • 三公: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 副丞相 - 下有 御史中丞在宫中与皇帝联系)

  • 九卿:

    • 奉常(汉景帝改太常):皇家祭祖 -> 教育
    • 郎中令(汉武帝时改称光禄勋,东汉时复旧):门房 -> 管理皇宫侍卫
    • 卫尉:卫兵 -> 武装
    • 太仆:车夫 ->
    • 廷尉:掌法 -> 司法
    • 典客(汉改大行令、武帝时又改大鸿胪):礼宾司、外交部
    • 宗正:掌管家族
    • 治粟内史(汉武帝时改大司农):政府经济(田赋)
    • 少府:皇室经济(盐矿)
  • 地方政府组织
    一百多郡,一千一百到一千四百多县

十三个调查区,每区一个刺史(六百石)

选举制度

太学 - 甲科、乙科

乡举里选-孝廉

经济制度

山林池泽归于往事,农田租入归于大司农。武帝-盐铁制度(国家专营)

轻徭薄赋,但未能平均地权。

兵赋

全国皆兵:

  • “卫”:中央 - 中央负担旅费、吃穿
  • “戍”:边郡 - 三天-一天一百钱(有史料证明多于一年,钱穆是引用《汉书》注如淳的话)
  • “役”:原地
  • 力役

汉代不可做乞丐、而是做奴隶

检讨

内廷权重、外朝权轻
丞相总领 -> 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 -> 尚书 (光武帝有事无政[没有建立制度])

中国政府的全国性:
全國各地永遠都有人跑進中央政府的。又漢制郡縣長官,例須避用本郡本縣人,如是則中央政府既是絕對的代表全國性的,而地方政府卻又竭力避免其陷於地方性。這樣才開始大一統的局面,永遠維持。而全國各地方聲教相通,風氣相移,卻可使各地文化經濟水準,永遠走向融和,走向平均,不致隔絕,不致分離。

政府组织

  • 三省
    • 中书省:主发令 “敕” 中书侍郎 - 中书舍人(七八人、管线不高)
    • 门下省:对命令审查 侍中 - 侍郎 - 给事中
    • 尚书省:僅有執行命令之權,而於決定命令則無權過問。

中书-门下 联席会议 「政事堂」。討論結果,由他綜合記錄,等於現在之書記長。此項主席輪流充任。有時一人輪十天,有時一人輪一天。大家的意見,不僅由他綜合記錄,而且最後文字決定之權亦在他。這是唐代宰相一職,在採用委員制中的首席來代替領袖制的一種運用與安排。

尚書省長官尚書令常虛懸其缺。僅有兩個副長官,即尚書左僕射及右僕射。尚書左右僕射若得兼銜,如「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及「參知機務」等名,即得出席政事堂會議,獲得真宰相之身分。

「不经凰阁鸳台,何得为敕」 必加盖「中书门下之印」

唐代始正式有六部尚書,顯然成為管理國家政務的機構,不像漢代只似皇帝的侍從。此為中國政治史上一大進步,無論從體制講,從觀念講,都大大進步了。如有「參知機務」或「同平章事」銜者,可去政事堂出席最高政事會議。無此等銜者,則專在本省辦公。

所以《周禮》雖不是一部歷史書,不能作為先秦時代的制度史,大體上看,而實是一部理論思想的書,應為講述先秦政治思想之重要材料。至於《唐六典》,則確已是唐代實際的行政法規,為唐代政府所真實遵循。

  • 地方政府
    全國有一千五百七十三個縣,比漢代多出兩百多縣。縣級以上為「州」,唐之「州」與漢「郡」是平等的。州設刺史,在漢最先本為監察官,唐刺史則為地方高級行政首長。

漢縣僅分兩級,萬戶以上為大縣,其長官稱令。萬戶以下為二級縣,其長官稱長。

等级多,中央和地方差异大。

  • 观察使与节度使
    御史台作为监察机关独立于三省,左御史监察朝廷,右御史监察地方;分别下属「分察」「分巡」。十道。

军事 - 节度使

中央与地方全力平衡;似乎其中央行政比漢進步,而地方行政則不如漢。中央的監察官變成了地方行政官,這是一大缺點。而由軍隊首領來充地方行政首長,則更是大毛病。唐室之崩潰,也可說即崩潰在此一制度上。

考试制度

  • 九品中正

所由與近代西方民主選舉制度不同者,仍然是一從眾,一從賢。中國傳統觀念,總謂賢人可以代表群眾輿論與公共意見。

九品中正因汉末一时救弊而起,却一直沿用,最后出了大毛病

從此可知,政治制度是現實的,每一制度,必須針對現實,時時刻刻求其能變動適應。任何制度,斷無二三十年而不變的,更無二三百年而不變的。但無論如何變,一項制度背後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處則仍可不變。於是每一項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軌道而發展。
此即是此一項制度之自然生長。制度須不斷生長,又定須在現實環境現實要求下生長,制度絕非憑空從某一種理論而產生,而係從現實中產生者。
—— 故,抓住政策or规则内涵还是只抠条文

其實革命的本質,應該是推翻制度來遷就現實的,絕非是推翻現實來遷就制度的。我們此刻,一面既否定了傳統制度背後的一切理論根據,一面又忽略了現實環境裏面的一切真實要求。

  • 唐之科举
    各部各有科目

節制資本,平均地權,大體上是中國歷史上的傳統政策。政治措施,存心在引導民間聰明才智,不許其為私家財力打算無限制的發展。

经济制度

唐代租庸調制,大體比漢代定額更輕,說得上是一種輕徭薄賦的制度。而且租庸調項目分明,有田始有租,有身始有庸,有家始有調。

两税制

因其一年分夏秋兩次收稅,故稱兩稅。此制與租庸調制之不同,最顯著者,據唐時人說法,兩稅制是「戶無主客,以見居為簿」的。這是說你從江蘇搬到湖北,也如湖北人一般,不分你是主是客,只要今天住在這地方,就加入這地方的戶口冊。如是則人口流徙,較為自由了。又說「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這是說你有多少田,政府便向你收多少租。如是則義務勞役等種種負擔,也獲解放了。這不能不說是此制之好處。然而政府不再授田,民間自由兼併,所以兩稅制一行,便把中國古代傳統的井田、王田、均田、租庸調,這一貫的平均地權、還受田畝的做法打破。

凡十家之內,大半逃亡,亦須五家攤稅。

最主要的是,則是政府為這財政收支以及徵收手續之方便起見,而犧牲了歷史上傳統相沿的一項經濟理想,即土地平均分配的理想。自兩稅制推行,政府便一任民間農田之自由轉移,失卻為民制產的精神。結果自然會引起土地兼併,貧富不平等,耕者不能有其田,而獎勵了地主的剝削。

所以 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问题大抵都自土地而起,果然是农业国,土地为各种问题之本。

中國歷史上的經濟與文化基礎,一向安放在農村,並不安放在都市。

唐代注意社會下層,由國家來計畫分配,而讓上層的富民能自由發展。這一情形,似乎唐代人更要高明些。他可以許你過富,卻不讓你過窮。這更有些近似現代英美的自由經濟。漢代人似乎不大高明,他只注意不讓你過富,而沒有法子防止一般勞苦下層民眾之陷入於過窮。

至於漢代之鹽鐵政策,起於武帝征伐匈奴,向外用兵,而唐代租庸調制之破壞,以及茶鹽諸稅之興起,也由於玄宗以下,先是向外開疆拓土,直到德宗時代,因向外用兵而引起軍人作亂,內戰頻起,總之是由兵禍而引起了經濟制度之變動,則漢唐並無二致。

兵役制度

府兵制度

政府组织

宋之於唐,只好說像東漢之於西漢,有事而無政。有形勢推遷,而無制度建立。

中书省在宫内,枢密院管军事

财政:户部司、盐铁司、度支司

趙普並不是一個道地讀書人,只因宋太祖信賴他,同時也並無其他像樣人物,他才做了宰相。在他做了宰相以後,太祖還時時告誡他,說你做了宰相,該抽空讀書,所以他才讀《論語》。後來人卻說趙普以半部《論語》治天下,大概他讀《論語》,也沒有好好仔細讀。

宰相有時有不便同皇帝直接講的話,卻可讓這些小官口裏講。皇帝若生氣,也無法直接對宰相。他們講的對,固然好,講錯了,也無妨大體。因為他們的名義就是諫官,本來要他們開口講話。他們人微言輕,階位不高,講差話也自可願。所謂言者無罪,聽者足戒。有他們隨從在宰相身旁,宰相可免同皇帝直接衝突,而宰相要講的話,卻由他們口裏講了,這是政治上的一種技術問題。這些技術,當然也由於一種理想之需要而生。

唐代的台官,雖說是天子的耳目,而唐代的諫官,則是宰相的唇舌。御史監察權在唐代已離相權而獨立,但諫諍權則仍在宰相之手。

本來諫官之設,用意在糾繩天子,並不是用來糾繩宰相,對皇帝才稱諫,而且諫官也明明是宰相的屬官。現在諫官脫離了門下省,就變成了禿頭的,獨立的,不隸屬於宰相了。而又是由皇帝所親擢,不得用宰相所薦舉,於是諫官遂轉成並不為糾繩天子,反來糾繩宰相。
諫官本是以言為職,無論什麼事什麼地方他都可以講話,不講話就是不盡職,講錯話轉是不要緊。而且這些諫官階位低,權柄小,只是些清望之官。本來就挑選年輕有學問有名望有識見有膽量能開口的才任為諫官。他們講話講錯了,當然要免職,可是免了職,聲望反更高
諫官台官漸漸變成不分。台官監察的對象是政府,諫官諍議的對象還是政府,而把皇帝放在一旁,變成沒人管。
諫官鋒芒太凶了,鬧得太意氣,太無聊了,社會乃及政府中人,都討厭諫垣,不加重視,不予理會,於是諫官失勢,然而權相奸臣又從此出頭了。無制度的政府,哪能有好施為,哪能有好結果。

  • 地方政府
      • 府、州、军、监

唐 中央官 -> 知某州事、知某县事
宋 帅、漕、宪、仓

唐可是州郡財富厚,每一城池,都存有幾年的米,軍裝武器都有儲積,所以到處可以各自為戰,還是有辦法。宋代則把財富兵力都集中到中央,不留一點在地方上,所以中央一失敗,全國土崩瓦解,再也沒辦法。

考试制度

門第子弟在家庭中有家教薰染,並已早懂得許多政治掌故,一旦從政,比較有辦法。如是積漸到晚唐,大門第逐步墮落,應考的多數是寒窗苦讀的窮書生。他們除卻留心應考的科目,專心在文選詩賦,或是經籍記誦外,國家並未對他們有所謂教育。

農村子弟,白屋書生,偏遠的考童,驟然中式,進入仕途,對實際政治自不免生疏扞格,至於私人學養,也一切談不上。

唐代考試,有公卷通榜之制。所謂公卷,是由考生把平曰詩文成績,到中央時,遍送政府中能文章有學問的先進大僚閱看。此輩先進,看了考生平日作品,先為之揄揚品第,在未考以前,早已有許多知名之士,獲得了客觀的地位。通榜是考後出榜,即據社會及政府先輩輿論,來拔取知名之士,卻不專憑考試之一日短長。

通榜是考後出榜,即據社會及政府先輩輿論,來拔取知名之士,卻不專憑考試之一日短長。

並有倩及應考人代定,而應考人又自定為榜首狀元的。但此等事在當時反成嘉話,不算舞弊。本來考試是為國家選拔真才,明白的此項制度之主要精神與本原意義,又何必在細節上一一計較。但有些人便要借此制度之寬大處作弊,於是政府不免為要防弊而把制度嚴密化。

【选拔良才而又避免舞弊,从来自是一个平衡,一如此时自主招生之议】

但制度逐步嚴密化,有時反而失卻本義,而專在防弊上著想。

税负制度

两税制

使地方上沒有一個能興旺的家,興旺了,派差便輪到他。這是宋代之所謂差役法。

王荊公的免役法,還得人人出錢免役,明代有一條鞭法,又把丁稅歸到田租裏,便不看重人丁了。到清代中葉以後,有地丁攤糧永不增賦之令,於是便不要丁冊了。然而這樣一來,變成只有土地與政府發生了直接關係,人口與政府卻像沒有直接關係了。一個國民,只要沒有天地,不應科舉考試,不犯政府法令,甚至他終身可以與國家不發生絲毫直接關係,這又豈是中國政治上歷來重看輕徭薄賦制的理想者所預期而衷心贊成的呢?

兵役制度

禁军、厢军

只因宋代開國形勢如此,以後就不能裁兵,不能復員,而同時也不敢和遼國再打仗。因為要打就只能勝,不能敗。敗了一退就到黃河邊,國本就動搖。在這種情形下,宋代就變成養兵而不能打仗,明知不能打仗而又不得不養兵。更奇怪的,養了兵又不看重他們,卻來竭力提倡文治。

募兵也很有用。但須有一確定的敵人做目標,而且非打不可,在幾年內,定要把敵人解決,在這種情形下,募兵可以刻意訓練,及鋒而試,或許比全國皆兵制還好些。東晉的北府兵便是募兵,也曾建了奇功。但宋代的國防精神是防禦性的,不敢主動攻擊,用意始終在防守。

【大敌于外,而国不得不武 】

唐代窮兵黷武,到唐玄宗時,正像近代所謂的帝國主義,這是要不得的。而中國在唐代窮兵黷武之後仍沒有垮臺,中國的歷史文化依然持續,這還是宋代人的功勞。我們不能因他太貧太弱,遂把這些艱苦一併抹殺。

其實中國自古立國,也沒有不以戰鬥攻勢立國的。秦始皇帝的萬里長城,東起大同江,西到甘肅蘭州黃河鐵橋,較之宋代這一條拒馬河,怎好相提並論呢?況且縱使是萬里長城,也該採用攻勢防禦。

進不可攻,退不可守,兵無用而不能不要兵,始終在國防無辦法狀態下支撐。幸而還是宋代人特別重視讀書人,軍隊雖未整理好,而文治方面仍能復興,以此內部也還沒有出什麼大毛病。其大體得失如是。

政府组织

到了宋代,門下省退處無權,給事中大體也如諫官般,變成和宰相對立,很少能對詔諫行使封駁權。

七卿:明中書門下兩省都廢了,只剩尚書省,但尚書令及左右僕射也不設了,於是尚書省沒有了長官,改由六部分頭負責,就叫做六部尚書。把都察院和六部合起來,並稱七卿。

通政司(文书传达)、大理院(平反 - 和刑部、都察院合称三法司)

上述的九卿,實際上只前面七卿比較重要,後面兩個卿就不重要了。在這九卿之上,更無首長,所以明制是有卿而無公,成了一個多頭政府。
明代政府,經過這樣的改變,一切大權,就集中到皇帝。我們若把明代政府這樣的組織,來回頭和漢唐宋各代的傳統政府一比較,便知以前宰相職權在政府之重要。

【集权 高效 却严重依赖人的能力,一旦制度集权,再人不行,则差矣。和企业不一样,国家制度更多需要考虑更长久的制度运行】

  • 内阁

明太祖是開國皇帝,天下是他打來的,以前他是皇覺寺和尚,掃地挑水也幹過,他有這樣精力,可以做獨裁的皇帝。明成祖也還是親手打天下,他是封出去的王,從北京打到南京來篡了皇位,他也有精力可以親裁庶務。

阁权渐重
所以明代的大學士(皇帝私人秘書)以六部尚書(政府行政長官)和曾任經筵講官(皇帝的老師)的來兼任,他們的地位就尊嚴了。

  • 地方政府
    歷史上省字原始是衙門名,非地域名。在金元兩代,開始有行中書,中書省是當時中央的宰相府,一般稱為都省。

南京也是一軍事重鎮,但如廣德不守,或者蕪湖放棄了,南京也不能保,而廣德、蕪湖也都不在江蘇的管轄內。任何一省都如此。給你這一半,割去你那一半。好使全國各省,都成支離破碎。既不能統一反抗,而任何一區域也很難單獨反抗。這是行省制的內在精神。

東三省並不和其他地區有兩樣,而我們卻誤認它是兩樣了。後來又有人把東三省誤叫為滿洲,這更大錯特錯。滿洲只是吉林省松花江外長白山附近一小區域,在明代屬建州衛,唐稱府,明稱衛,這是軍事區域的名稱,並不是東北的行政區域。
【当年关于领土和统一问题的热点和敏感点】

此刻又有所謂華南、華中、華北等稱呼,試問中國政治區域上,有沒有這些分法呢?中國人不注意,大家跟著這樣叫,現在還沒有事,不要緊,十年二十年以後,說不定政治上,外交上又發生問題。連我們的腦筋裏,觀念上,也會發生問題的。如想我們是華南,你們是華北,這些觀念,都會發生很大作用。【对地域分化之用的敏感】

  • 地方监司官与巡抚

    這許多官下面,才是府、州和縣。縣官壓得太低太可憐了。他服事奉承在他上面的長官還來不及,哪有功夫去親民。

  • 胥吏
    種田的、讀書的,也同樣是職業,而在我們腦筋裏,除開職業之外,卻夾有另一觀念,這就是所謂的流品。在明代政府的觀念裏,胥吏另成一流品,胥吏是沒有出身的。

直到晚清光緒年間,還有人這樣說:一切事情到了胥吏手裏,銓選則可疾可遲,處分則可輕可重,財賦則可侵可化,典禮則可舉可廢,人命則可出可入,訟獄則可大可小,工程則可增可減。大抵中國政治界裏胥吏所經管的,不外此七項,即銓選、處分、財賦、典禮、人命、獄訟與工程。其實政事之大者,在當時也只此七項。吏胥則是此七項的專業人,傳統的專門家。

明清兩代的地方行政官,大都是管官的,不是管事的,事都交給師爺,由吏胥去辦。

只要一行作吏,沉澱入濁流,再也不要想翻身,再也爬不上。

現代一般人,都說中國人不講法,其實中國政治的傳統毛病,就在太講法,什麼事都依法辦。一條條文進出,一個字兩個字,往往上下往復,把緊要公事都停頓了。吏胥政治之又一面,便是今天所謂的文書政治。這是中國傳統政治裏的尚文之弊。
【官僚主义地完全不知变通和主动 - 对比抓住要旨,灵活处置】

考试制度

進士及第是清流,浮在上面直向前,秀才舉人則變成了濁流,沉澱在下面,永遠不超升。

任何人都得從小官先做起,但人人都有當大官的希望。明以後,科舉分成兩層,下層是秀才、舉人,沒法當大官。上層是進士與翰林,也沒有做小官的。科舉本只能物色人才,並不能培植人才的。而在明清兩代進士翰林制度下,卻可培植些人才。

在政府論,應該要有一個儲才之所,把下一輩的人才培養在那裏。培養他的學識,培養他的資望。如是才可以接上氣。漢代培養人才的是掾屬。唐代培養人才在門第。宋代培養人才在館閱校理之職。到明清兩代,始把培養人才的機構歸併到考試制度裏。

  • 八股文

税负

一条鞭法

任何一項制度之成立與推行,絕不是孤立的,它必然須和同時其他幾項制度相配合,它必然會受其他某幾項制度之牽動和影響。循此推說,任何一時期的各項制度,必然會互相配合,互相牽動影響,而形成一整套。

兵役

卫所制度

其實我們該曉得,像中國這樣大的一個國家而垮了台,當然不是簡單的一回事,我們該就歷史上切實來理會。這並不是說文化衰敗,道德墮落,政府專制黑暗,幾句空洞不著邊際的想像話,便能道出其中之因緣。

制度与法术

大抵制度是出之於公的,在公的用心下形成的一些度量分寸是制度。而法術則出之於私,因此沒有一定恰好的節限。所謂方法與權術,
所以若說政權,則中國應該是一種士人政權,政府大權都掌握在士︱︱讀書人手裏,從漢到明都如此。
把政權交付給一輩讀書人,士,而存心防止貴族軍人與富人窮人的一切

  • 中央政府
    军机处

    名義上是大臣,照制度法理講,並不是大臣,因為他是皇帝御用的,而不是政府的正式最高行政首
    一個皇帝要獨裁,他背後定要有一部分人強力支持他,他才能真獨裁。任何一個獨裁者,都有擁護他獨裁的一個特定的集團。

六部尚书

六部尚書已經不能對下直接發命令,六部尚書已經不成其為行政之首長。更不同的是六部尚書侍郎對皇帝皆得單獨上奏這一點。

近代也有人感覺到英美民主政治,有些時實在是緩不濟急,危急臨頭,不免要吃虧。但就常數平均,秘密政治,獨裁政治,總是利不敵害。民主政治,公開政治,總是害不勝利。中國傳統政治,若說憑技術,也已有兩千年的經驗,但有它可寶貴的地方。最可寶貴處,就是在公開。

明代是特別獎勵大家發言,公開發言的。也不僅明制如是,歷代都如是。只有清代才不許人講話。這成什麼制度呢?這只是滿洲部族政權便利他們統治中國的一些無理的法術。

  • 地方政府
    清代在布政使上面又常設有總督與巡撫,布政使成為其下屬,總督、巡撫就變成正式的地方行政首長了。這種制度,還是一種軍事統制。如是則地方行政從縣到府,而道,而省,已經四級。從知縣到知府,到道員,到布政使,上面還有總督、巡撫,就變成為五級。可是真到軍事時期,總督、巡撫仍不能作主,還要由中央另派人,如經略大臣、參贊大臣之類,這是皇帝特簡的官。
    【汉制相比于此有大小政府之别,故政府对社会的控制不必须于事事操心,人少则更多在其他机构之补偿 】

  • 各禁区

考试制度

現在清代的部族政權,既絕無意於把政權開放,則考試只成為羈縻牢籠之一術。換言之,只讓漢人們也嘗到一些甜頭,開放政權之一角落,作為一種妥協之條件而止。

统治政策

理藩院管理院務的是滿洲人,下面有蒙古人,滿蒙混合,卻不許中國人預聞。
這樣還不夠,滿洲人最高明的政策,是存心壓迫中國知識分子,而討好下層民眾,來分解中國社會之抵抗力。

直到現在,中國一般人民,除非有田地房屋,否則對國家就像不要負什麼責任似的,

总论

第一:中央政府有逐步集權的傾向

地方官一天天沒有地位,地方政治也一天天沒有起色,全部政治歸屬到中央,這不是一好現象。固然民國以來數十年的中央始終沒有能達成圓滿穩固的統一

第二:可以說中國歷史上的傳統政治,已造成了社會各階層一天天地趨向於平等

西方社會就不同,起先根本不讓你做官,實際縱使封建貴族,也沒有所謂官。於是社會上聰明才智之人都去經營工商業,待他們自己有了力量,才結合著爭政權。

第三:長治久安,是人人希望的,可是在這種情形下的知識分子,至多也只能維持上三代

第四:是中國的政治制度,相沿日久,一天天地繁密化

中國政治,實在一向是偏重於法治的,即制度化的,而西方近代政治,則比較偏重在人治在事實化。
法制隨多數意見而決定,而變動,故說它重人、重事實。

今天我們的政治,已經走上一新路,似乎以前歷史上的往事,可以一切不問了。其實這觀念還是錯誤的。傳統政治的積弊,雖是歷史,同時也還是現實。外貌變了,實質仍未變,如何能不仔細研究呢?